據(jù)央視新聞消息,由北京市人民政府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、世界機器人合作組織、亞太機器人世界杯國際理事會聯(lián)合主辦,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北京總站參與聯(lián)合承辦的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將于今年8月15日至17日在國家體育場(鳥巢)和國家速滑館(冰絲帶)舉辦。



這是全球首個以人形機器人為參賽主體的綜合性運動會,通過體育競賽形式展示人形機器人標志性應用成果,推動產業(yè)加速發(fā)展。本屆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比賽項目總體設計為主體賽事+外圍賽事。


主體賽事包括競技賽、表演賽和場景,共19個項目,展示機器人應用技術的多樣性、創(chuàng)新性與實用性。


  • 競技賽參照人類傳統(tǒng)體育項目,設置了11個小項。其中田徑7項(包括100米、400米、1500米、4×100米接力、100米障礙賽、立定跳遠、原地跳高),以及自由體操和2V2、3V3、5V5足球賽。重點考驗人形機器人的運動能力、協(xié)調性與團隊協(xié)作能力。




  • 表演賽設置了單機舞蹈、群體舞蹈2個項目。通過藝術編排、音樂配合與動作創(chuàng)新,展示人形機器人全身實時協(xié)同控制和群體協(xié)同能力。

  • 場景賽聚焦人形機器人實際應用場景,設置了工業(yè)場景、醫(yī)院場景和酒店場景,共6個項目。其中工業(yè)場景包括工廠物料搬運與整理,醫(yī)院場景包括藥品分揀與分裝,酒店場景包括迎賓與清潔服務。通過這些應用場景,展示機器人的實用技能和智能化水平。


外圍賽事共3個項目,包括非人機器人參與的羽毛球、籃球和乒乓球,側重表演及與觀眾互動。


參加本次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的機器人應滿足以下六個條件:


  • 第一,參賽機器人是參賽隊自研或采購的機器人。

  • 第二,機器人是一個獨立整體,不得分離為多個子單元,或是用軟纜連接的子單元,不得在比賽場地內設置標記物。

  • 第三,機器人應具有軀干、上肢、雙足,有效重心到足底的最大伸展距離為身體高度的40%—70%。其中,場景賽比賽項目機器人的下肢可采用輪式或雙足式。

  • 第四,機器人應自備能源,但不得使用具有危險性的任何能源。

  • 第五,機器人控制方式可以選擇手動遙控或完全自主控制。其中,手動遙控(包含半自動),只能采用無線遙控方式,由操作人員在指定區(qū)域進行遙控指揮;完全自主控制,除發(fā)送開始指令外,計時階段不允許任何形式的人工介入,全程由機器人自主完成。自由體操、單機舞蹈、群體舞蹈比賽項目的控制方式,必須是完全自主。

  • 第六,比賽期間的網絡由各參賽隊自行提供。


對參賽隊伍的要求包括:


  • 第一,國內外相關企業(yè)、高校、科研院所、創(chuàng)新團隊、俱樂部和其他社會組織等均可報名。

  • 第二,每一個參賽隊可報名參加多個賽項,不同賽項可以使用不同的機器人參賽,但比賽過程中不允許更換機器人。

  • 第三,每一個參賽隊人數(shù)不超過5人,比賽期間最多允許2名參賽隊員進入比賽場地。

  • 第四,4×100米接力跑,最多可由4個參賽隊聯(lián)合參賽,其余比賽項目僅允許獨立參賽。



(總臺記者 許夢哲 張河運 危家煦 袁成剛 魏娜)


編輯 辛婧

來源:央視新聞